?。鄣湓矗? 《史記·晉世家》:矢石之難,汗馬之勞,此復(fù)受次賞。
[典義] “汗馬之勞”,又謂汗馬功勞。汗馬:戰(zhàn)馬疾馳而汗出。之勞:指勞苦之功。全句喻指立下戰(zhàn)功。后人遂以“汗馬之勞”比喻為國家、為人民做出貢獻(xiàn)、立下功勞的人。
?。鄣鋵崳? 晉文公即位,封賞出亡的賢士與功臣,功勞大的,封之以縣邑,功勞小的也賜之以尊爵。封賞進(jìn)行了三遍,也沒有封賞到臣下壺叔。壺叔找晉文公問:“主公已經(jīng)行賞了三遍,為什么還沒有賞及賤臣,敢問主公我有什么罪?”文公回答說:“凡是以仁義引導(dǎo)我的,以恩德防止我過失的,這種人受最高的賞賜。在逃亡之時,以善行輔導(dǎo)我,使我終于成功的,這種人受次一等的賞賜。如在戰(zhàn)陣上冒著刀槍箭戟的襲擊,立下汗馬功勞的,這種人再受次一等的賞賜。如僅以勞力侍奉我,無補于我的過失的,這種人受更次一等的賞賜,等到三次行賞以后,就將輪到你了。”壺叔聽到這樣的回答,頻頻點頭稱善。晉國上下聽到這樣的回答,奔走相告,皆大歡喜,都說:“文公賞得對,賞得好!”
《史記·晉世家》對這個歷史事件是這樣記載的:“從亡賤臣壺叔曰:‘君三行賞,賞不及臣,敢請罪。’文公曰:‘夫?qū)乙匀柿x,防我以德惠,此受上賞;輔我以行,卒以成立,此受次賞。矢石之難,汗馬之勞,此復(fù)受次賞。若以力事我,而無補吾缺者,此復(fù)受次賞。三賞之后,故且及子。”對這樣的賞賜,歷史上曰:“賞賜嚴(yán)明,賞賜得當(dāng)!”這也就難怪文公做了晉君又做了諸侯的霸主了!
| 唐海县| 高平市| 安溪县| 大理市| 金门县| 建湖县| 称多县| 板桥市| 乐亭县| 彭州市| 玛沁县| 盐源县| 九龙坡区| 石景山区| 洛隆县| 安远县| 亳州市| 武胜县| 饶平县| 日照市| 缙云县| 北流市| 玛曲县| 忻城县| 岗巴县| 三台县| 新化县| 眉山市| 大名县| 时尚| 定西市| 阜康市| 利津县| 新巴尔虎左旗| 龙南县| 荥经县| 浦北县| 东台市| 沙坪坝区| 江陵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