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新序·雜事二》:魏文侯出游,見路人反裘而負芻,文侯曰:“胡為反裘而負芻?”對曰:“臣愛其毛。”文侯曰:“若不知里盡而無毛所恃耶?”
?。鄣淞x] “反裘負芻”,謂反穿皮襖背柴。古人穿裘毛朝外,反穿則毛在里。反穿皮襖背柴,是怕柴磨掉毛。形容貧窮勞苦不堪,又比喻愚昧或不知本末。亦作“反裘負薪”。表示傷害根本,而求小利。
?。鄣鋵崳? 魏文侯是戰(zhàn)國魏國的締造者。姓姬,名魏斯。執(zhí)政時間最長,從公元前445年一前396年,先后在位50年。周威烈王時,與韓、趙列為諸侯。建立魏國后,任用魏成子、翟璜、李悝為相,樂羊、吳起為將,西門豹為鄴(今河北臨漳西南)令,改革政治,獎勵耕戰(zhàn),興修水利,西取秦河西(今黃河西與北洛水之間)之地,北滅中山國,使魏國成為戰(zhàn)國初期的強國之一。
魏文侯的文治武功,不僅昭著于世,而且還為后世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典故。像“家貧則思良妻,國亂則思良相”、“河神娶婦”、“反裘負芻”等,至今還為人們所引用。他是一位頗愛動腦筋的君王,很善于把所見所聞與政事聯(lián)系起來,進行分析,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教化臣民。“反裘負芻”,就是他一次出游,看見一位反穿皮襖的人背柴。古時人穿皮襖,與當今不同。那時是皮子朝里。這個背柴人當時沒有這樣穿,他是皮子朝外毛朝里。魏文侯見了很詫異,問他:“你怎么反穿皮衣?”那人說:“毛朝外,我怕柴禾把皮子上的毛磨掉。”文侯說:“你知道不知道,皮子磨壞了,毛就會自然脫光,不復存在了!”背柴人沒有回答。第二年,有一個地方貢納賦稅比往年多十倍。大臣們都祝賀文侯賦稅增加。文侯說道:“這是加重了百姓的賦稅,就像反穿皮襖背柴的人一樣,是會磨壞皮子傷本的。”遂后人們就用“反裘負芻”,表示傷害根本而求小利。
| 安顺市| 宕昌县| 诸暨市| 望奎县| 贵港市| 嘉黎县| 淳化县| 越西县| 双流县| 庆云县| 石棉县| 日照市| 合作市| 长宁县| 三台县| 新津县| 崇仁县| 余庆县| 皮山县| 萍乡市| 霞浦县| 收藏| 都兰县| 桑日县| 西平县| 克拉玛依市| 天镇县| 洱源县| 大埔区| 怀柔区| 徐水县| 禄丰县| 郁南县| 抚州市| 柘城县| 吉水县| 泌阳县| 安化县| 武宣县| 砚山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