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左傳·昭公十四年》:治國治刑,不隱于親,三數(shù)叔魚之惡,不為未減。
?。鄣淞x] “不隱于親”,原是孔子對晉大夫叔向的評語,其意謂叔向治國治刑非常公正,不避親屬。后人便以“不隱于親”比喻執(zhí)法如山,不避親屬。
[典實] 公元前528年,晉國發(fā)生了邢侯和雍子爭奪鄐地的事件。雍子自己知道自己的罪過,用女兒作為賄賂換得勝訴;羊舌鮒出賣法律,邢侯擅自殺人。由于羊舌鮒是叔向的弟弟,法官去問叔向此案該如何判?叔向回答說:“他們罪責相同,當一律處斬!”孔子聽到這件事,給了叔向極高的評價。他說:“叔向,治理國家,執(zhí)行刑法(治國治刑),不包庇親屬(不隱于親),三數(shù)叔魚(即羊舌鮒)之惡,不給他減刑。做事合乎道義,可以說是正直之士。平丘會盟,指出他人貪財,以寬免衛(wèi)國,晉國就做到了不兇暴。讓魯國季軍子回去,稱道他的欺詐,以寬免魯國,晉國就做到了不凌虐。叔向這種公而忘私處理囯事和大義滅親的精神,是做事合乎道義??!”
| 滦平县| 鹤山市| 环江| 铅山县| 长武县| 凤台县| 牙克石市| 福泉市| 寻乌县| 正阳县| 安康市| 绍兴县| 淮南市| 双桥区| 宜兴市| 太谷县| 张家港市| 康马县| 怀来县| 盐城市| 宾阳县| 南汇区| 河北区| 二连浩特市| 全州县| 扶绥县| 磐石市| 芦山县| 卢湾区| 增城市| 赣州市| 会理县| 漳平市| 江门市| 台湾省| 大同县| 新巴尔虎右旗| 双牌县| 微博| 宝兴县|